【本网讯】1月7日9时5分,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突如其来的灾害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了严峻的威胁。面对强大的自然灾害,资源环境学院3S技术与灾害科研团队在学校科技处的组织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基于团队王增武和喻亮老师为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开发的自动化监测系统,第一时间给出了震中周围50公里范围内的监测设备状态及监测数据,并每隔一个小时提供实时数据,为救灾决策提供及时支撑。

王增武老师实时查询统计监测数据
团队成员史青云老师(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博士)带领两名研究生于1月8日赶赴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为震区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提供技术支持与专业指导,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有效识别并应对可能发生的次生地质灾害。抵达后,我校师生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们与总站工作人员紧密合作,实行24小时不间断的值班制度。这一举措确保了地质灾害预警系统高效运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团队每小时都会向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准确汇报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设备预警处置情况,通过科学数据分析,精确判断潜在风险,为震区的紧急救援行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

史青云老师在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现场办公
大地沉默厚重,生命晶莹多彩。在大地震动时,逆行的脚步是最深沉稳重的。资源环境学院师生的迅速响应与高效工作,是践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具体体现,是高校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具体实践。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团队将继续坚守工作岗位,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