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在西安西北工业大学落下帷幕。来自全国422所高校、企业、医学科学单位、军事科学单位及仿真领域的科研院所的1300余支队伍参加比赛。经评审专家初评、参赛团队分组线上答辩、线下仲裁等环节,在“环境工程仿真创新”赛道上最终评选出5件一等奖作品、4件二等奖作品、9件三等奖作品。由我校魏培阳、刘晨龙老师指导,软件工程学院王语嫣、陈曦、戚智翔,通信工程学院高旭,资源环境学院陈丹云等5位同学提交的作品《日丽风清—基于联合进化算法优化的深度学习模型实现AQI预测与可视化》斩获全国三等奖。

图 获奖证书
该项目运用自适应权重寻优的联合进化算法对一种具有新型时序预测方式的多输入神经网络模型的超参数进行寻优,在大大提升模型预测性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模型的收敛速度维持在可接受的区间内。在含8万余条、时间跨度为10年的空气质量数据集上达到了优良的预测效果。在此基础上,还实现了实时对接预测数据可视化AQI系统,以交互性高、操作简单、性能良好的可视化页面为用户即时推送最新的AQI数据以及相关的生活出行建议。新颖的创新思路与实用的可视系统为AQI预测工作提供了新的优化方向与改进方案,在具备创新性的同时,兼顾了实用性与优越性。
近年来,软件工程学院紧密结合数字经济时代的新机遇,探索数字技术推动创新融合发展的途径。通过与企业、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等行业力量合作,积极搭建高水平创新交流平台,推动仿真技术的产学研合作、科学知识普及,并引领教育改革,推动了仿真科研人才的培养,开拓了创业就业的新机遇。
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的仿真科学与技术相关行业的全国性赛事。大赛针对智能装备仿真、医学仿真应用、化学化工仿真应用、仿真教学应用、仿真创新设计、数字建模与智能决策和复杂系统数字仿真领域前沿方向组织优秀创新成果交流。自2022年发起以来,已成功举办三届,覆盖全国30多个省份、1000多家单位,累计参与数万人。